房产贷款合同中的利率问题
1。双方约定的贷款利率
2015年《民法典》第468条对利率有非常具体的规定如下:
“如果双方就利率达成协议,约定的利率不得超过贷款金额的20%/年,除非其他相关法律另有规定。根据政府的提议,国民议会常务委员会决定调整上述利率,并在最近一次会议上向国会报告。
如果约定的利率超过本条规定的限制利率,超出的利率将不生效。
2。当事人约定支付利息,未约定利率,对利率有争议的,按本条第一款规定的限额利率的50%确定。在还款时”。
2015年民法典第468条的规定是重要变化之一,被认为能够弥补2005年民法典利率规定适用的不足。相应地,贷款利率由双方自行约定,如果贷款有利可图,约定的利率不得超过贷款金额的20%/年,除非法律另有规定,与约定利率不同计算方法按参考水平。是2005年民法典第476条第1款规定的国家银行基本利率“贷款利率由当事人约定,但不得超过国家银行公布的基本利率的150%对于相应的贷款类型。”
2。关于利率
根据2015年民法典第468条第1款的规定,“约定的利率超过本条规定的限制利率的,超出的利率不生效”。因此,根据2015年《民法典》,当事人约定的房产贷款合同的最高利率不超过20%/年(即1.7%/月)。
贷款利率由当事人约定,但不得超过国家银行根据2005年民法典第476条第1款规定公布的基本利率的150%。根据越南国家银行2010年11月29日第2868/QD-NHNN号决定,关于以越南盾基本利率计算利率,基本利率为9%/01年,即0.75 %/01 个月。 2015年民法第476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约定的最高利率为每月1.125%(即每年13.5%)。
对比2005年民法典和2015年民法典关于利率的规定,2015年民法典规定,无论利率如何,房产贷款民事合同约定的最高利率为20%。基本利率由国家银行设定。 2015年民法典利率高于2005年民法典利率,目的是尽量缩小普通民事合同与信用合同的利率差异,并平均化为财产借贷交易。
3。如遇利率不详或利率纠纷
根据2015年《民法典》第468条第2款的规定,“当事人对利息的支付有约定,但对利率没有明确约定,对利率有争议的,利率应确定为利率的 50%。本法第四百六十八条第一款规定的债务偿还时限额”。根据该规定,在未知或有争议的情况下的利率为 10%/01 年(即 0.83%/月)。
与2005年民法典第476条第2款的规定相比,“利率不明确或者当事人对利率有争议的,以国家银行公布的相应期限的基本利率为准”。适用。还款时的贷款期限”。根据该规定,争议利率为0.75%/01月。因此,2015年民法典规定的利率不明或有争议的利率不依赖于国家银行的基本利率,利率高于民法典2015年的规定。 2005.
因此,新的利率法规克服了 2005 年民法典规定的利率弱点。
4。关于履行逾期债务清偿义务
– 如果有逾期无息贷款
根据2015年民法典第466条第4款的规定,无息贷款案件。如果贷款逾期,借款人必须承担本法第468条第2款规定的利率(即利率为双方约定的最高贷款利率的50%)。在这种情况下,适用的利率与利率不明或有争议的情况相同。
– 如果贷款有逾期利息
根据2005年《民法典》第474条第5款的规定,借款有息但到期不还款的,借款人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基本利率对本金和逾期债务支付利息。越南国家银行。与还款时的贷款期限相对应的报表。因此,旧规定下的逾期利率低于双方约定的最高利率(借款人只需承担0.75%的利率)。这与双方约定的最长期限内的利率相冲突,不保护贷款人的利益;为借款人无力偿还债务创造条件。
根据2015年《民法典》第466条第5款的规定,借款有息但到期未还款或未足额还款的,借款人必须按a点或a点规定支付利息b、本条第 5 款。
因此,2015年民法典明确规定了2起到期不还的带息贷款。
在第一种情况下,对于未支付期限内产生的利息,它必须承担利率未知或有争议的利率(10%/年)。
第二种情况,如果出现逾期未付的利息,借款人必须承担等于合同贷款利率150%的利率(例如合同中的利率为1%,逾期将是1、5% ).因此,根据新规定,借款人必须按照双方约定的合同利率(例如:借款人约定期限内的利率)的150%支付逾期利率。派对)。合计20%,逾期未还款的,借款人需承担20%×150%=30%/年的利率。该规定的出台,将促进借款人的清偿责任,保护贷款人的合法权益,符合房产贷款合同纠纷交易的实践趋势。
5。利率结论
根据2015年民法典的规定,除本金外,借款人有责任向贷款人支付以下利息:
- 贷款合同期限内本金利息=(本金×合同利率)×贷款合同期限。
- 贷款合同期限内滞纳金利息=[(本金×合同项下贷款利率)×贷款期限]×0.83×滞纳时间。
- 逾期本金利息 = 本金 x(150% x 合同利率)x 逾期期限。
以上是Khoa Tin对“房产贷款合同中的利率问题”的建议
如果客户有不清楚的问题或需要进一步讨论,请立即拨打我们的电话0983.533.005进行免费咨询。
此致。/。
最新消息